Run Run風城這次再度來到九芎湖。(理由?呵呵,絕對不是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而是因為九芎湖之美可還沒逛完!)
九芎湖是塊有規劃過的觀光休閒地區,關於附近的金谷農場、陳家農場、鴛鴦池、劉家悶雞……等等,請參考上次的遊記介紹。
九芎湖總共有九福步道、觀南步道和霽月步道,我們決定挑選名字很美、昔日步道入口被竹林籠罩的霽月步道。比較可惜的是經過半年的時間,入口已經不是當初的樣貌。
↑這是今年二月霽月步道的入口處(Before)
↑這是現在霽月步道的入口處(After)
(還我竹林繚繞啊!!!)
雖然與往日的記憶產生落差,但步道仍替我們舒緩平日乘載的各種煩惱與壓力。上午走步道時只會遇到零星的民眾,也許有人會覺得在豔陽下走步道是件不理智的事,但事實上春秋之際的霽月步道還算涼爽,雖然會隨著越來越高的階梯而微微出汗,但汗水隨後便會被穿梭在樹林間的風帶走。
被風和樹擁抱、看光影在款擺的芒草尖上跳躍,讓人忍不住想:人的本質也許是株植物,隨風搖擺,順應自然,與萬化冥合;順水推舟,與老漢推車(?)。
爬到較高處時,甚至能將新埔鎮的風光珍藏在眼底。納入眼幅的風景如同步道本身的名字「霽」,我們看到的是如雨過天晴般、萬物明淨的景象。遠方平坦的丘陵像座筆直的河堤,像是大地上分明的界線,也像是堅固的守護象徵。
霽月步道大概可以走個三四十分鐘,坡度其實不會特別陡,有高有低,不會一直處在走上坡的狀態,蠻適合全家大小來運動踏青,如果累了也可以選擇到霽月亭坐著休息。
沿途有許多值得觀賞的植物,不過不知道是告示太久沒換還是什麼原因,步道有些介紹植物的告示和植物搭不起來,像是插著「樟樹」告示的地方種的卻不是樟樹,更可能那地方根本就沒有樹只有草本植物,大家參考告示之餘也要用常識判斷一下。
沿途還有許多昆蟲動物,像是這隻(有些人只在標本上看過的)鍬形蟲!
題外話,可以是因為活躍季節(五到七月)過了的關係,發現這隻鍬形蟲時它已經沒有什麼生命力了。有位組員很熱愛動物和昆蟲(我猜他身上根本裝了蟲蟲雷達)發現了蟑螂、蜘蛛、瓢蟲,最後被他發現鍬形蟲。過程中他與鍬形蟲處得很開心,但就在要離去時,他不小心讓鍬形蟲從手中跌落(他身高少說也有180cm……)。雖然他很自責,覺得自己加速它的死亡,卻也安慰自己:「沒關係,它應該也沒幾天可以活了……」但另外一個組員卻說:「如果你生命只剩幾天,卻突然提早被剝奪掉一兩天,看你作何感想……」我默默覺得這是今天最有深度的對話。
(等等,你給我等一下,這哪裡叫有深度的對話啊! note by the 180cm)
上午舒展完筋骨、貼近原始自然後,我們沿著回去的路,參觀新埔老街附近的祠廟。
最先來到的劉家祠,是國家三級古蹟,更有三多之美的稱號--「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正門進去的主廳供奉著眾多劉氏列祖列宗,牆上掛著許多具歷史意義的匾額,如:「文魁」、「恩元」,因此有匾額多、功名多的美稱。至於燕尾多,指的就是屋頂兩側尾端翹起來像燕尾的部分。
從劉家祠這種藉由同宗或同籍的地緣關係所組成的祭祀團體,可以看出早期移民社會的痕跡。如果仔細看圖片右下角,應該會發現有曬衣架和衣服,直到現在,劉氏家族還生活於此。
想起之前參觀過的一些古蹟、老街、舊廟宇,常常可以看到LED燈、冷氣等等現代物品毫無保留的闖入古老的空間中,甚至沒有隱藏或修飾成與古蹟比較接近的模樣。也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對於古蹟古物的保存,究竟是要重整還是維護?究竟是要將人從古蹟裡搬離、讓我們欣賞古物古蹟如欣賞一幅畫,還是要保留最原始的樣貌,讓原本就生活在此的人繼續延續古蹟的生命力?
劉家祠雖然不免有現代痕跡(衣服T-shirt、衣架等等),但這些都是人們依舊在這個空間裡活躍著、生活著的痕跡與生息。看到時雖然有點驚訝,但仔細想想,也並無不好。
前往劉家祠的途中有座天主教堂矗立在轉角處,教堂呈現樸實、莊嚴,有種默默守護著附近居民的感覺,可惜沒碰到教堂開放的時間,因此沒辦法入內參觀。從底下往上仰視,可以隱約看到最頂端的鐘塔,原本應該是擺放鐘的位置,如今卻多了喇叭廣播器(大概類似鄉里的廣播作用吧)
教堂後方還有一幅很大的耶穌像,遠看像是磁磚一塊一塊貼成的,不過近看時發現只是用油漆漆上去的。
最後來到的褒忠亭義民廟,主要是祭祀在林爽文事件及戴潮春事件中為了保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義勇的人民),以及在乙未戰爭抗日保臺的忠靈。
義民廟前的廣場佔地很大,最特別的是除了在一般廟宇看到的石獅以外,還有石象(皆為雄性),以及會在日式庭園造景裡出現的石燈。
新埔除了柿餅有名、自然風景恬靜以外,還有珍貴的人文歷史,隱藏在祠廟與巷弄中,等待我們親自扣門詢問其中的故事。
請靜待下一篇新埔鄉遊記的到來,我們下次再見!
留言列表